北京 切换城市

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:

    热门
    城市

    i骨康康复咨讯

    发布投稿
    客服热线010-58563821

    出现这三种情况你已经被骨质疏松盯上了

    2021-04-15 10:58:22

    来源:原创   作者:HAANN

    阅读:2133

    评论:0

    [摘要] 对很多人来说,「骨质疏松」是一个遥远的名词,甚至对它存在诸多误解:骨质疏松是老年病,跟年轻人无关补钙就能治好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容易骨折,所以要少动……骨质疏松是如何引起的?难道不是老年人“专属”吗?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骨质疏松症的那些防治误区。什么是「骨质疏松」?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、骨组织微结构损坏

    对很多人来说,「骨质疏松」是一个遥远的名词,甚至对它存在诸多误解:


    骨质疏松是老年病,跟年轻人无关

    补钙就能治好骨质疏松

    骨质疏松容易骨折,所以要少动

    ……


    骨质疏松是如何引起的?难道不是老年人“专属”吗?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骨质疏松症的那些防治误区。





    什么是「骨质疏松」?


   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、骨组织微结构损坏,导致骨脆性增加,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疾病,它的典型症状为:


    01

    疼痛

    多为腰背痛,也有人全身多处疼痛,但又难以明确指出何处疼痛,疼痛程度不等。


    02

    驼背、身高短缩

    多在疼痛后出现,由于脊椎负荷量增大,导致脊椎前倾,形成驼背;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,导致身高短缩。


    03

    骨折

    常见的有脊椎压缩性骨折、桡骨远端骨折、股骨近端骨折、踝关节骨折等。




    因此,如果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腰背疼痛、骨折等症状,就要小心骨质疏松了!



    「骨质疏松」比你想象中可怕


    《中国骨质疏松白皮书》指出,我国至少有近7000万人患骨质疏松症,另有2.1亿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,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。


    可以说,「骨质疏松」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疾病,它产生的危害也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:


    1、起病隐匿,不易早期发现

   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“无声杀手”,它常常默默无声、悄悄地发生,多数人没有明显症状。随着年龄增加,骨钙不断流失,一旦出现症状,骨钙常常丢失达50%以上,短期治疗难以奏效。


    2、全球每3秒发生1次骨质疏松性骨折

    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骨折,轻微外力都可能导致骨折(如咳嗽可发生肋骨骨折)。


    2013年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(IOF)报告:

    约50%的女性和20%的男性在50岁之后会遭遇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;

    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有50%将会再次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;

    长期卧床的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高龄患者,永久性致残率超过50%。


    3、骨折并发症多

    老年人骨折可能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并发症,导致肺感染和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,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,甚至危及生命,死亡率可达10%~20%。


    骨质疏松不是“老年病”!


   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,只有老年人才会得骨质疏松症,实际上,骨质疏松分为3类:


    01

    原发性骨质疏松

    多发于老年人,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绝经期后的骨质疏松。


    02

    继发性骨质疏松

    发生于各种年龄层人群,如患有内分泌性疾病、骨髓增生性疾病、营养缺失性疾病、先天性疾病及药物性骨量减少、失用性骨丢失等患者。


    03

    特发性骨质疏松

    常见于年轻人,大多有家族遗传史,且女性多于男性,包括青少年骨质疏松症、青壮年骨质疏松症、成人骨质疏松症、妊娠期及哺乳期骨质疏松症。


    因此,骨质疏松并不是老年人的“专利”,它的发生与我们体内的骨量高低密切相关:


    人体骨骼的骨量总体呈现出“正常——减少——疏松”的趋势,自出生之后,骨量随着年龄逐渐增加,一般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,之后逐渐减少。


    我们体内的骨含量越高,发生骨质疏松的时间就越迟,程度也越轻。因此,预防骨质疏松,年轻时就得开始。



   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?


    对于骨质疏松症,我们常常存在一些防治误区:


    误区一

    补钙就能治疗骨质疏松

    补钙只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方法之一,单纯靠补钙来治疗骨质疏松症显然是不够的,还需要合理膳食、坚持适度的户外运动,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疾病。


    误区二

    中老年人补钙,补得越多越好

    补钙过量,会严重影响人体铁、锌、镁、磷的生物利用率,会引起尿路结石、高钙血症、碱中毒等危害。


    误区三

    骨质疏松患者不宜运动

    通过运动锻炼,可以刺激骨量增加,保持正常骨密度、骨强度。相反,缺乏运动会影响关节灵活性,易跌倒、骨折,造成骨量流失,加快骨质疏松发展。


    因此,为了预防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发生,我们要做到:

    1、均衡营养,适当补钙

    建议摄入富含钙、低盐、适量蛋白质的食物,如蛋类、奶类。


    2、坚持体育锻炼

    年轻人可以适量做一些骑车、跳绳、跑步等高强度运动,增加成年骨的储备;老年人可以选择太极拳、慢跑或快走等运动,但要保持适当的强度和频度。


    P.s. 对于已有骨折风险的人,要避免跳跃、搬运重物等。


    3、充足日光照射

    建议每天进行15~30分钟日照(避开正午,可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),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,促进钙吸收。


    4、保护肝肾功能

    肝肾的代谢能形成有活性的维生素D3,积极保护肝肾功能有利于钙质的吸收和骨骼的形成。


    5、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疾病

    如糖尿病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慢性肾炎、慢性肝炎、肝硬化等。


    总之,别以为老了才会“骨质疏松”。提高预防意识,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,才能将这个“沉默的杀手”拒之门外!


    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!

  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
    共0条评论
    加载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