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些年脊柱侧弯问题越来越常见,许多家长苦恼不已,束手无策。现代科技的发展,生活节奏的加快,青少年沉溺网络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,坐着看书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多,但跑步运动时间确越来越少,加上缺乏正确坐卧姿势的指导,许多青少年出现了脊柱侧弯。
什么是脊柱侧弯呢?
脊柱侧弯,俗称脊柱侧凸,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或伴有椎体旋转的脊柱畸形。脊柱X线平片显示脊柱有大于10°的侧方弯曲,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弯。此疾病好发于青春期,随年龄增加症状逐渐加剧,严重者影响呼吸、心脏功能,甚至出现脊髓压迫及瘫痪现象。
脊柱侧弯分类
特发性脊柱侧弯
最常见侧弯类型,发生原因不清,所以称之为特发性。由于青春期骨骼发育很快,畸形加重更加明显,因此该病多于青少年期发病。
先天性脊柱侧弯
由于胎儿期骨骼发育不良造成。
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弯
由于肌肉神经方面疾病(肌肉力量不平衡)造成,最常见的是小儿麻痹后遗症所致侧弯、痉挛型脑性瘫痪等。此类侧弯如给予向上的牵引力,则脊柱容易变直,因此手术效果良好。
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弯
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弯为一种特殊类型,常因神经纤维瘤生长对周围组织压迫、破坏引起。患者皮肤上常有咖啡斑,畸形多发于胸椎,受累节段少,但畸形严重,治疗较困难。
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
运动矫正
对于轻度侧弯患者(Cobb角<40°),可以通过加强肌肉锻炼使凸侧肌力更加有力,针对性的加强凸侧肌肉的收缩,纠正侧弯。常用运动矫正方法包括游泳及吊单杠,需要注意的是,运动锻炼方法对特发性脊柱侧弯矫正效果较好,但对先天性骨畸形患者收效甚微。
支具治疗
适用于年龄小,弯度20°~40°患者,对于柔软性侧弯治疗效果好。一般根据患者身材定做支具,每天需佩戴16-23小时,随年龄增长适时更换合适的支具,直至骨骼发育成熟。在支具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复查,按时调整或更换支具,如支具治疗无效,侧弯角度超过40°~50°,应手术治疗。
手术治疗
后路手术
后路脊柱融合是矫正脊柱侧弯最广泛应用的方法。此术式首先对脊柱椎小关节进行松解,并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,可以很好地达到侧弯畸形矫形的目的。
前路手术
适应证较少,主要适用于胸腰段及腰段为主的弯曲,特点在于融合节段少、椎体融合率高。但对于弯曲的矫正程度有限,如过度矫正则常带来术后失代偿。同时由于前路手术操作临近腹部重要脏器、血管、神经等,手术风险较大,并可能影响肺功能。
前后路联合手术
前后路手术松解可以增加脊柱的柔韧性,再进行椎体融合将获得更好的畸形矫正效果,主要用于解决非常严重的脊柱畸形。该术式手术创伤大、风险极高,对于术者水平要求严格。
日常护理
严格遵从医嘱佩戴支具,佩戴时间每天16~23小时,直至骨骼发育成熟,按时调整或更换支具。
进行康复锻炼,建议在家人或朋友的陪护下进行,以防运动过度或意外发生。
在手术后前几个月,起床时尽量要别人帮忙扶起,有时起床脊柱的用力方向跟矫形本身期望的方向是相背的,对恢复不利。如果没人帮助,那也要尽量先俯卧,然后腿先下床再慢慢爬起;躺着时尽量平卧,保持身体平直。在脊柱定型之前,长时间站着或坐着对脊柱的拉力是很大,这对患者恢复不利。
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共0条评论